
思悼
思悼簡介
top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(宋康昊飾)一直希望將自己唯一的兒子思悼世子(劉亞仁飾)培養為一代明君,在思悼世子小時候父子關係也曾和諧有愛,然而對於兒子過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對思悼世子的表現日益失望。在英祖望子成龍的重壓之下,父子感情生隙,思悼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,最終父子關係完全破裂。英祖將兒子貶為庶民,並下令將世子關進米櫃裡8天活活餓死。
18世紀初,朝鮮李氏王朝正值英祖(宋康昊 飾)在位時期。英祖舐犢情深,在長子早逝後,他全部希望寄托在次子李愃(劉亞仁 飾)身上。不僅在他剛出生之際就冊封為世子,更為其安排名臣督導功課。然而天不遂人意,世子耽於玩樂,無心學業,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國政,可卻使這對站在權力頂峰的父子漸行漸遠。在一個瓢潑雨夜,世子杖刀闖入王宮。次日,他因意圖謀反而遭到英祖的訓斥,並被鎖入米櫃之中。在接下來的八日裡,這對形同寇讎的父子各自回憶起過往的種種。
也許翻為平民父子更好,王宮內院最殘酷的竟發生在最親近人的中間……
思悼演員介紹表
top李昑
演員 宋康昊
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,克服逆境終於登上王位的英祖,也是思悼世子的父親,不僅有王的威嚴,同時也是位望子成龍的父親,希望李愃成為一代明君,但卻未能如願。
李愃
演員 劉亞仁
思悼世子,本是英祖的次子,但因其兄長孝章世子早逝,他成為了英祖唯一存活的兒子。在英祖望子成龍的重壓之下,父子感情生隙,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者。
惠慶宮洪氏
演員 文瑾瑩
思悼世子的妻子惠慶宮洪氏,也是正祖的生母,十歲就嫁給了思悼世子,站在了權力漩渦以及父子矛盾的中心。為了在英祖和思悼的鬥爭中,保護好自己的兒子,不得不和婆婆映嬪一同無視世子的死亡。
仁元王后金氏
演員 金海淑
英祖繼母,寵溺思悼的大王大妃仁元王后。她沒有任何子嗣,但是和繼子英祖感情深厚猶勝親生母子,更非常關愛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子思悼世子,是個慈愛與霸氣並存的女人,為了孫子不惜與兒子對抗。
映嬪李氏
演員 全慧珍
思悼世子的生母映嬪李氏,當自己的丈夫要殺死自己的兒子的時候,她也只能無能為力地在一旁看著,並竭力掩飾自己的心痛,為了顧全大局,只能選擇比旁人更先一步將世子的逆反行動告知給英祖,以求得妥善處理。
洪鳳漢
演員 朴元尚
當朝領議政,惠慶宮洪氏的父親,思悼世子的丈人。表面上一心輔佐英祖,為其國正革新、蕩平政策而全力以赴,而其實他內心也為了自己家族的安慰,不得不對英祖處死世子的決定保持默認的態度。
李祘
演員 蘇志燮
英祖的孫子、思悼世子的兒子朝鮮正祖是朝鮮王朝第22代君主,是朝鮮最後一位明君,他在兒時親眼目睹了父親被爺爺關進米櫃餓死的悲慘一幕,內心懷有傷痛。奉祖父之命繼承伯父孝章世子後嗣,無法給父母國王和王后的尊號,卻一直盡心盡孝。
和緩翁主
演員 陳智熙
英祖最疼愛的女兒,也是思悼世子的妹妹。夾在英祖和思悼的矛盾中間,為了確保自身安危,而努力把世孫(即日後的正祖)送上王位。
貞聖王后徐氏
演員 朴明申
英祖第一任王妃,無兒無女,不得寵愛,與英祖貌合神離,但為人謙和、善良,對世子視同己出,為緩和英祖和世子的關係做了很多。
貞純王后金氏
演員 徐睿知
英祖的繼妃。英祖元妃貞聖王后去世之後,英祖選擇了她作為繼妃,當時英祖66歲,而她只有15歲,比思悼世子還小10歲。貞純王后憑藉她的智慧和態度獲得了英祖的認可,而在英祖和思悼世子的矛盾中也冷靜處事,為了家族和自己而圖謀生路。
廢淑儀文氏/文成月
演員 樸素丹
宮中內人,雖然只是個低級女官但她從來都不安於現狀,機緣巧合被英祖看中收入後宮被封為淑媛,隨後變得氣焰囂張,並煽動英祖和仁元王后讓二者的矛盾更深。
思悼獲獎情況
top年份 | 獎項 | 類別 | 獲提名者 | 結果 |
2015 | 第35屆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| 最佳電影 | 《思悼》 | 獲獎 |
最佳編劇 | 曹喆鉉 李訟原 吳承鉉 | 獲獎 | ||
最佳音樂 | 方俊錫 | 獲獎 | ||
年度十佳電影 | 《思悼》 | 獲獎 | ||
第15屆韓國國際青年電影節 | 最受喜愛男演員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
第52屆大鐘獎 | 最優秀作品賞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
導演賞 | 李濬益 | 提名 | ||
男主角賞 | 劉亞仁 | 提名 | ||
女配角賞 | 金海淑 | 獲獎 | ||
音樂賞 | 方俊錫 | 提名 | ||
美術賞 | 姜勝涌 | 提名 | ||
衣裳賞 | 沈賢燮 | 提名 | ||
第36屆青龍獎 | 最佳電影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
最佳導演 | 李濬益 | 提名 | ||
最佳男主角 | 宋康昊 | 提名 | ||
劉亞仁 | 獲獎 | |||
最佳女配角 | 全慧珍 | 獲獎 | ||
最佳編劇 | 曹喆鉉 李訟原 吳承鉉 | 提名 | ||
最佳攝影照明賞 | 金泰慶(攝影) 洪昇哲(照明) | 獲獎 | ||
編輯賞 | 金尚范 金在范 | 提名 | ||
美術賞 | 姜勝涌 | 提名 | ||
音樂賞 | 方俊錫 | 獲獎 | ||
第19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 | 大獎 | 《思悼》 | 獲獎 | |
最佳音樂 | 方俊錫 | 獲獎 | ||
GQ韓國獎 | 年度男演員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
第6屆申榮均藝術文化財團美麗藝術人賞 | 電影藝術人賞 | 獲獎 | ||
第2屆韓國電影製作人協會獎 | 最佳女配角 | 全慧珍 | 獲獎 | |
最佳編劇 | 曹喆鉉 李訟原 吳承鉉 | 獲獎 | ||
音響賞 | 崔泰營 | 獲獎 | ||
第21屆Cine21 電影獎 | 年度最佳編劇 | 曹喆鉉 李訟原 吳承鉉 | 獲獎 | |
年度最佳男演員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|
第4屆韓國電影演員協會賞 | 韓國大牌導演賞獎 | 李濬益 | 獲獎 | |
韓國大牌明星獎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|
2016 | 第7屆年度電影獎 | 最佳電影 | 《思悼》 | 獲獎 |
最佳男主角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|
最佳女配角 | 全慧珍 | 獲獎 | ||
第20屆衛星獎 | 最佳外語片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
最佳服裝設計 | 沈賢燮 | 提名 | ||
第11屆Max Movie 最佳電影賞 | 最佳電影賞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
最佳導演賞 | 李濬益 | 提名 | ||
最佳女子助演員賞 | 全慧珍 | 提名 | ||
最佳海報賞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|
最佳預告片賞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|
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 | 最佳造型設計 | 沈賢燮 李智然 | 獲獎 | |
最佳原創音樂 | 方俊錫 | 提名 | ||
第21屆春史電影賞 | 最佳導演 (大獎賽) | 李濬益 | 提名 | |
最佳男主角 | 劉亞仁 | 獲獎 | ||
最佳女配角 | 全慧珍 | 提名 | ||
最佳編劇 | 曹喆鉉 李訟原 吳承鉉 | 獲獎 | ||
第52屆百想藝術大賞 | 大賞 | 李濬益 | 獲獎 | |
電影部門 男子最優秀演技賞 | 宋康昊 | 提名 | ||
劉亞仁 | 提名 | |||
電影部門 女子助演賞 | 全慧珍 | 提名 | ||
電影部門 男子人氣賞 | 宋康昊 | 提名 | ||
劉亞仁 | 提名 | |||
電影部門 女子人氣賞 | 文瑾瑩 | 提名 | ||
全慧珍 | 提名 | |||
第25屆釜日電影賞 | 女子助演賞 | 全慧珍 | 提名 | |
美術賞 | 姜勝涌 | 提名 | ||
音樂賞 | 方俊錫 | 提名 | ||
第10屆亞太電影大賞 | 最佳導演 | 李濬益 | 提名 | |
最佳男主角 | 宋康昊 | 提名 | ||
第47屆印度國際影展 | 黃金孔雀獎 | 《思悼》 | 提名 | |
審查委員特別獎 | 李濬益 | 獲獎 |